时间:2020年6月;地点:长沙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角杯与来通杯

返回上一页继续浏览

我国的角杯

来自南意大利的红绘牛头形来通杯整体呈圆锥形,下半部是一头公牛,上半部分做成敞口的杯状。类似形状的器物在我国也有,称为“角杯”。我国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河南禹县谷水河遗址、曾经出土一只陶制的角杯。角杯有两个特点:其一,为兽角(或仿兽角)制成,其二,从口部饮用。动物制品实难保存,目前比较完整的典型器物来自战国、汉代、唐代。

朱雀角杯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螭龙纹玉角杯

汉代南越王赵眛(公元前137年—公元前122年在位)墓
一整块青玉雕琢而成,呈犀牛角造型,口椭圆,腹中空。高18.4厘米,口径5.9-6.7厘米,口缘厚0.2厘米,重372.7克。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镶金兽首玛瑙杯

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出土。唐代(公元618-907年)
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画细微精确
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说文解字》中记载:“觥”,犀牛角,可以饮者也。说明周时期仿犀角造型的那些铜酒杯,称之为“觥”。为什么要用犀角做杯子呢?因为犀牛角和牛、羊、鹿不同,它不是角质,而是毛发类的物质。古代有一种传说,如果在酒中下毒,犀牛角杯遇到就会溶解,从而保护饮酒人。所以,我国中原地区的犀牛在汉代就灭绝了。

来通杯的发展和演变

来通杯是从祭祀用的礼器演化而来。祭祀礼仪与我国大相径庭。最早的来通杯是从小亚细亚赫梯文明的“血祭”仪式中产生的。祭司在幼兽头上套来通杯,割破其喉咙,让血准确地喷溅在祭祀的器物上,完成仪式。

水牛形来通(左)、牛形来通(中)、塑像人来通(右)

伊朗西北部,都是陶器。公元前1000年下半叶(左),公元前10世纪-8世纪(中),公元前900-800年(右),处于亚述帝国时期(公元前935年—前612年),对应我国的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前771)

后来发展为用来通杯去收集兽血。再后来,人们就用同样是红色的葡萄酒代替兽血,喷溅仪式也变成了宴饮庆祝。祭祀过程变得越来越文明。

红绘牛头形来通杯

南意大利,公元前4世纪(相当于我国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

在西亚地区,早期的来通基本呈现短而圆的圆锥形,以巴格达伊拉克博物馆藏的陶来通为典型,其兽首除了羊首之外,牛首、马首、狮首也常有出现,至于饮用方式则正是从来通底部的小孔注入饮者口中。当时人们相信这种来通角杯是圣物,用它注酒能防止中毒,而如果举起来通一饮而尽,则是对酒神致以最高敬意。圆锥形的来通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口大底小,杯身平直,不方便放置,总不能始终用手端着吧?于是聪明的古波斯人对其外形逐步进行了改造。

天马形来通

伊朗,公元前4世纪,处于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年—前330年)
双翼天马的嘴里有一个小塞子,往里添酒时,塞子堵住马嘴。倒酒时则拔掉塞子。

首先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我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工匠将底部平折而向前延伸,结合底部的兽首为它加上了前肢。这样一来,既解决来通放置的问题,又为兽首平添了几分趣味。

动物形来通(左)、绿釉人面双炳来通(右)

均为陶器。公元前1世纪—公元2世纪(左),公元2世纪-3世纪(右),处于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对应我国的秦(公元前221年—前207)、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25~220年)时期
动物形来通出土于伊朗西北部。壶嘴细长,流口是一动物头部。增加了把手和短腿。有点像中国先秦时代的匜(yí,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用。)
绿釉人面双炳来通出土于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境内。

接着在安息王国(帕提亚帝国)时期,不知为何又将这种平直的底部换成了圆弧形,底部的兽首,更多的是以神话中的生物形象出现,比如狮鹫、怪兽格里芬亦或是天马。

上图右侧的绿釉人面双炳来通,上部为双耳瓶,底部流口为山羊或鹿的头,肩部饰有手持杯子横躺的希腊英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下面还有一头戴冠带、两侧卷发的贵族头像。

到了萨珊王朝时(我国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工匠们将来通的造型玩出了新花样,在来通杯的器身之上模塑人物头像。事实上,这是萨珊王朝的传统,因为在萨珊金银器上就常常出现萨珊装人物以及国王像。这种纪念碑式类型的来通,在我国主要发现于新疆和田地区北部的约特干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