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6月;地点:长沙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返回第一节,回顾古希腊神话和地中海文明

玻璃制品

玻璃是没有固定熔点的。根据其所含物质的不同,从400℃-1500℃都可以。并且不同温度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可塑性。其状态由固体到柔化、黏连、融化。

状态 可用工艺
液态 流、沾、滴、淌、吹、铺、铸
半固态 捏、拉、缠、绕、剪、压、弯
固态 磨、切、琢、钻、雕、抛光

现代的玻璃工艺非常成熟。上表中,玻璃处于液态或半固态时的加工工艺被称为“热工艺”,玻璃可通过吹制、拉制、模压、模铸、套料、自由成形等方式塑形;固态时的处理称为“冷加工工艺”。玻璃对光具有良好的折射特性,与环境的互融性好,可以利用透射、折射、反射、吸收等特点进行装饰。

纽纹瓶(玻璃)

东地中海地区;公元4-5世纪,相当于我国东晋-南北朝时期。

制作玻璃的原材料有三大类:基本原料、助溶剂、着色剂。其中基本原料以二氧化硅为主,来自石英、水晶。古时候会因为不同的目的而参杂一些其他元素。西方国家主要是钠钙,来自石灰和苏打;中国的是铅钡,来自方铅矿和硫酸钡。作为器皿,钠钙玻璃的耐温性更好,骤冷骤热适应性更强。

助熔剂可以降低石英砂的熔点,纯石英要接近1700℃才能溶化。主要是一些氧化物,比如氧化钠/钾/铅/钙/钡等。例如加入氧化钙,可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氧化铅可增加玻璃密度,提高折射率。

着色剂则是各种金属化合物,如氧化铜/铁/钴/锰等,下面是一个着色剂与颜色的对应表格:

颜色 着色剂
黄色 氧化铁、氧化铬、硫铁化钠、硫化铁
蓝色、绿色、蓝绿色 氧化亚铁、氧化铜、一氧化钴,钴的化合物、铜和铬的化合物
黄色、银黄色 银的化合物
铜红色 氧化亚铜
橙黄色-暗红紫色 氧化锰与铁的混合物
金红色 金的化合物

公元前800年的巴比伦,曾经有一座全世界最早的图书馆,馆藏泥板中就有记录红色玻璃的配方。

其他的原材料还有澄清剂、乳浊剂、脱色剂等。澄清剂,用于在高温下气化或分解放出气体,促进排除玻璃熔体中的起泡。乳浊剂,使玻璃析出结晶或胶体微粒,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使光线散射,达到不透明、乳浊效果。脱色剂,消除玻璃原料中的杂志,呈现无色透明状。

一、古代中国的玻璃

前面提到中国古代的玻璃所含元素不同,那是因为中原地区最早的古玻璃制造是从原始瓷的瓷釉制作演变过来。 春秋和战国早期用草木灰作助熔剂, 玻璃成分属含碱钙硅酸盐玻璃系统, 其中K2O含量大于Na2O为其主要特征。

到了战国中、晚期, 采用在古代青铜制备技术和炼丹术中使用的PbO, 形成成分特殊的铅钡硅酸盐玻璃; 另一方面采用硝石作助熔剂而形成了钾硅酸盐玻璃。这两类玻璃发展至汉代, 南北方皆广泛使用,同时外传至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和中亚地区。

新疆拜城地区克孜尔古墓的玻璃(西周-春秋,公元前1100-前800年)是我国境内出土最早的玻璃,含有地方矿产特征的氧化物, 如PbO和 Sb2O3 等。玻璃珠的质地和艺术结构低于当时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水平。应该是草原丝绸之路传过来的。

二、玻璃起源

圆形吊坠(玻璃)

北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境内)公元前14世纪-前13世纪,相当于我国的商朝。采用铸模工艺制成。

一般认为,玻璃是由古埃及人发明创造的。在古王国时代(公元前2600)已经开始烧制玻璃。只是一些玻璃珠、片之类的装饰或陪葬用品。公元前1500年,也就是古埃及十八王朝时期(公元前1550年—前1295年)才有玻璃工艺,能够制作出玻璃器皿,算是最早的玻璃容器。

另有学者认为是两河流域的人首先发现的。公元前2400年的早王国时期,那里的土地就有盐碱化的问题。甚至一些湖就是盐碱湖。碱就是碳酸钠,在气温低时盐碱湖里容易析出晶体,一些商人便收集后贩卖。也许是这些商人在做饭时将这种碱块也扔进火堆里一起烧,起到了助熔的效果,火堆下的沙子(主要成分是石英)便聚合成了有类似宝石光泽的小颗粒,又被当做商品贩卖,从而逐渐被人们注意。

首饰(玻璃、金)

北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境内)公元前14世纪。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北部的米坦尼王国(公元前1550年—前1350年)是玻璃制作的中心。仿制各种宝石,价格也是同样高昂。

1.第一阶段——砂芯法

当时埃及人发明了“砂芯法”,先用含沙量较高的粘土做成器皿的内部模型,并用一根棒体把它撑起来,然后浸入装有已经溶解的作为底色的玻璃溶液的坩埚中,慢慢旋转,使之附上一层厚度均匀的玻璃层。在这种附着的玻璃外壳尚未冷却之际,便贴上保持半流动状的各色玻璃层,最后用类似梳子般的工具在容器表面进行刻画,形成独特的波状纹样。待容器外表光滑冷却后,再把内部的沙土模型取出来。至于器皿口、脚部分,或者是把手,则是在后续加热过程中贴上去的。

公元前800年,腓尼基人将玻璃传播到希腊地区,很快就流行起来。公元前600年砂芯法玻璃已经在爱琴海地区普及了。

提梁瓶(玻璃)、香油瓶与底座(玻璃、金)

东地中海地区,(左)公元4世纪-5世纪。(右)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

公元前4世纪,埃及又发明了玻璃车花、镌刻、镀金等工艺。上图(左)是一件筒状精油容器。这样的香水瓶更多是用雪花石膏制成的。瓶身装饰羽状纹,应是将溶解后的有色玻璃缠绕在瓶上,趁未冷却用金属丝一类的器具向垂直方向平推制作而成。此外,玻璃常用于制作饰品、护身符等小件物品,或建筑外墙的装饰玻璃釉层。上图(右)是一件提梁瓶,其复杂的造型反映出工匠较高的技术水平。瓶口四角上端连有数层提梁,瓶身至底部附有波浪形纽带。这些造型需要在热加工中快速塑形,一旦玻璃凝固就难以改制了。

膝盖骨形杯(玻璃)、供品钵(玻璃)

东地中海地区,(左)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右)公元前2世纪-公元1世纪。
(左)这类以铸模制作的酒杯色彩丰富,流行于古罗马时期。成型后经多次打磨,使得表面平滑光亮。
(右)这是一件盛放供品的玻璃钵。将加热后的黄色玻璃延展成圆板状,再倒置于钵的模具上,自然下垂成型。

2.第二阶段——模具法

砂芯法技术有一个局限:只能制作收口型的小瓶子,比如橄榄油、香水瓶,敞口的碗、盘不行。于是到了公元前200年,希腊的“模压法”,克服了这个问题,使得玻璃器型丰富,增加了冷切、马赛克等装饰工艺,能够做出碗、盘、杯、盏等。

首饰(玻璃)

(左)东地中海-西亚地区,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中)腓尼基,即今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右)东地中海-西亚地区,公元1世纪-3世纪。

此时地中海正处于希腊化时期(前350-前30年)。红海以北,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地区和托勒密王朝下的亚历山大(埃及北部沿海)的玻璃生产最为繁荣。贵族喜爱玛瑙等宝石与贵重石材的光泽纹理,所以也有用玻璃仿制玛瑙的制品。

马赛克玻璃盘

地中海(古罗马),公元前100~50年。现藏大英博物馆。19世纪,Apsley Pellatt在他的著作《对玻璃制作的好奇》中正式将马赛克玻璃命名为千花玻璃。

最珍贵的就是马赛克玻璃:上图玻璃盘内不规则图形是被切成碎片的玻璃。那些小漩涡是先把软化的玻璃卷起来,经过热熔形成一个玻璃小棍棍,再把小玻璃棍棍切成片,放进模具,然后高温加热让它们融为一体。

3.第三阶段——吹制法

公元前50年左右,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首次出现吹制玻璃。有模吹制,将熔融状态且具有粘性的玻璃熔液(玻璃膏)放入模具的型腔内,利用吹管伸入型腔的玻璃膏内部吹气,使得玻璃膏在型腔内转动成型。吹制成型后,对成型的玻璃膏进行冷却,冷却后取出玻璃坯体即可。早期的吹制玻璃使用的吹管是廉价的陶土制成,因此这种方法一经出现便广泛传播。古罗马接收了所有玻璃的制法,并在有模吹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了无模吹制。不用模具,直接吹出器皿,要求玻璃的温度达到1050-1150℃,坩埚肯定是不行的,传统炉窑也无法达到,罗马工匠使用密闭式熔炉完成了这一壮举。此后便可实现自由塑型,这是一种利用玻璃本身的材料特性开发出的独特艺术形式。哈登在《技术史》一书中这样总结罗马人在吹制技术方面的贡献:“吹制是玻璃制作中最后一项重要技术。从罗马时代起,这项技术在基本要领方面始终没有什么变化,成为罗马时代工业技术现代化的一个象征。”吹制工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公元前31年,屋大维时代,一个熟练工匠,每小时可吹制上百件玻璃杯、瓶。玻璃从奢侈品变成了生活必需品。

水壶(左)、大理石纹长颈瓶(右上)、双柄瓶(右下)

东地中海地区,公元3~5世纪(左),公元1世纪(右上),公元1~2世纪(右下)
(右上)利用白色和紫色的玻璃构造出大理石的纹理。(右下)是用于盛放香油,口部扭曲成环状,既可以系绳便于携带,又增加了观赏性。

上图中的玻璃器皿都是吹制而成。水壶(左)的口部是三瓣式的花口,便于倾倒液体时把握流向。这种器型也称作奥伊诺丘(Oinochoe),希腊语中含有酒与倾倒的意思,曾影响我国隋唐时期的器物造型。这件水壶长期深埋土中,表面已出现银化现象,呈现出金属光泽。

圆形切子碗(玻璃)

伊朗,公元5~7世纪,萨珊王朝末期(我国处于东晋-唐朝初期)

这是典型的伊朗萨珊波斯玻璃器。碗壁饰龟甲状纹样,应该是伊朗中南部制作。通过冷加工工艺切割打磨而成。通过丝绸之路传至东亚。

下节内容更精彩:丝路上的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