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2月;地点:长沙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返回第二单元,回顾“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和“珠山八友”的新粉彩大师

第三单元 百花齐放又一景

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粉彩大量盛行,浅绛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珠山八友”中很多人早年都画过浅绛彩,但后期亦都转画新粉彩了。但浅绛彩的技法及文人画的风格特点却被“珠山八友”为首的彩瓷艺人继承和发展,对民国时期的新粉彩以及现代的陶瓷装饰亦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制瓷工艺理念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民间陶瓷业得以在更为宽松的生产环境下自由发展。“珠山八友”之后又有了第三代传人,我们从第三单元来看看这些技艺是如何传承下去的。

新粉彩技艺的传承与接续

粉彩鱼藻图瓷板

民国十七年(1928);20.5×13.7cm 长沙博物馆藏,题识:砚端倾倒淋海墨,幻作濠梁荡绿波,活泼游鱼添几只,凑成图画不烦多。戊辰秋月,徐惠生画于珠山客村之南窗。印款:之印

看见这件鱼藻图的瓷板,大家第一个会想到谁?对,珠山八友的邓碧珊。这件作品的作者徐惠生,师从邓碧珊,得其“画鱼不画水”的精华,两条墨色鲤鱼在水草间畅游觅食。鱼尾线条飘逸,配以水草摇曳,尽显悠然自在的生动景象。还有一条似乎翻白肚了……

粉彩广陵花瑞图瓷板

民国二十五年(1936) 24.5×81.5cm,题识:广陵花瑞。丙子年仲秌(秋),王璞;印款:西昌

经考证,王璞乃王琦的三弟。随王琦学瓷画,承其衣钵,并酷似王琦风硌。画过些与王琦一样内容和形式的瓷画。并与王大凡过从甚密。王璞遗存之画印,现存王大凡后裔处。

此图正中两株参天古树,树后围栏之前有巨幅山水屏风,方案之旁有四人对坐小酌;一身着淡黄长袍之人以手正冠,小童捧花簪在侧。左侧老梅斜枝,旁有童子煮茶。另有两高士或携琴,或提物相伴而来。画面取材于黄慎《广陵花瑞图》。人物众多而场景开阔,充盈着春郊簪花饮酒的喜庆氛围。整体画风与珠山八友之首的王琦非常像。

陈德明 粉彩二甲传胪图瓷板

民国,20×12.6cm,题识:丛生贤棣雅属清沅,香生陈德明写。印款:德明

陈德明又名陈香生。是现代著名陶瓷艺术家余翰青的启蒙老师。擅长花鸟、虫草。其作品的特点是构图简单、线条流畅、画面生动形象,动感十足。两只横行霸道的螃蟹在浅滩上爬行,螃蟹身体用墨彩绘制,皴染技法使其身体富有质感,毛茸茸的大钳子褐彩洗染。螃蟹题材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但多为写意,民国景德镇瓷绘螃蟹多为写实,墨线的芦苇在微风吹动下摇曳。

螃蟹的壳坚硬如甲,寓意“二甲”,与芦苇的组合,则为“二甲传胪(lú)”。

“二甲传胪”当中的典故源于古代科举制度。清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名次分为三甲,一甲共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传胪”是指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亲御太和殿,传胪官宣布第一、二、三甲名次。每宣布完一个,就由多个侍卫接力高声从殿内传到殿外。“传胪”也泛指科举及第。寓意着官运亨通、前程似锦。

王步 青花海水雄鹰图瓷板

民国,55.5×39cm

民国景德镇的青花装饰与新粉彩装饰样,受“文人画”艺术的影响,讲究随意浑厚。这就不得不介绍一下被世人誉为“青花大王”的王步了。

王步从1907年来到景德镇至1968年病逝,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生平创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瓷器数以万计,尤其精于青花。

他研究清代画家“八大山人”、黄慎等人的笔墨,将传统分水的手法结合国画的水墨韵味,创造出独特的文人水墨大写意效果。

青花属于釉下彩,要在土坯上上色,然后入窑经高温烧成。上色的料线在坯上不透明,它的深浅是以积料的厚薄来达到的,在坯上不易辨别,只有经过高温烧成后才能显现出来。为此,在坯上要绘制出理想的青花作品,不仅要有过硬的画技,还要有丰富的分水经验和驾驭原材料特性的技能。这些都只是基本功。

传统青花的分水划线法,即先分水出形象,后用工具划出白线,产生青白对比、虚实相生的效果。王步不局限先双钩纹样的轮廓,再在纹样内分水这一方法,而常用先分水的方法来塑造纹样的形象,再在纹样的必要部位用锋利的工具划出白线的表现手法。他称之为“分水勾线的没骨法”,比如作品中的海浪,用青花分水的专用工具——鸡头笔的笔锋牵引着料水在坯上运动。笔锋不触及坯体,料水会由坯体自然吸干,烧成后料色多漂翠,色面光泽度好。由于游离性物质渗入釉质,又形成了一些料晕。为了更好的将水墨画的浓淡在青花中表现出来,王步反复实验,掌握了料水积层的厚薄和运笔的规律,研制出能对应水墨五彩的青花五彩,丰富了青花的表现技法。

对于需要分出大面积色料平整且淡浓有韵的色面时,他干脆把分水变成“淌水”,依据料水流动的势向而因势利导,进行艺术构思上的勾线处理,往往获得意外而美妙的艺术效果。如他作品中的大块荷叶或葡萄叶等,常运用这种高难的淌水方法,使作品具有水墨画中泼墨韵味。

(左)粉彩焚香拜月图瓷板

民国,56×37.2cm, 题识:佩霞。 印款:云峰

(右)粉彩兰草图瓷板

民国三十一年(1942),32.7×25.2cm;题识:不采羞自献,春兰如美人。壬午秋,方云峰写苏轼诗意于珠山佛印湖畔寄庐。印款:惜花轩

方云峰是民国时期唯一一位景德镇当地的瓷绘艺术大家,他曾在浙江中华美专、江西省立窑业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或任职,比较系统地接受了现代规范的美术教育。因此方云峰的作品形式上有鲜明的文人化倾向,但技法上和“珠山八友”的不同。

兰草图(上图右),形式上诗书画印合一,典型的文人画风格,在题材和构图方面,也是比较传统的花鸟题材。但是细看,画中兰花自然结构非常写实,在用色上明显具有西洋写实主义的画法,传统文人绘画的痕迹已经非常少,尤其是兰花叶子纵向的纹理,也被精细地一条条勾画出来,兰花花瓣的质感也非常真实。总的来说,方云峰的特点,一是重视自然观察,突出细节;二是注重表现对象的质感,色彩变化柔和丰富,已经脱离了文人画过于素雅的审美,更加趋近于自然主义的审美。

佚名 粉彩雅集图瓶

民国,43.5×11.4cm,底径:12.9cm

雅集,源自于古代,专指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唐朝让王勃一夜成名的“滕王阁雅集”等等。

这件作品的题材为“西园雅集”。相传在北宋元祐年间,以苏轼、苏辙兄弟为首,及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lěi)、秦观、晁(cháo)补之,除此之外还有禅僧圆通、道士陈景元在内的十六人在驸马都尉王府邸举行雅会,参加者李公麟据此描绘的图卷。

李公麟所作的《西园雅集图》是一幅长卷,整幅画的人物活动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东坡欲书、伯时作画、道士拨阮、米芾(fú)题石、大师讲禅。作为一场雅集盛事,活动场景中不仅有主体人物,还有观者紧紧围绕着主体人物。西园雅集与“香山九老”、“玉山雅集”等历代文人集会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画作的母题。西园雅集这场聚会也堪称中国文艺史上的巅峰,他们当中许多人的名字都闪耀了千年。历代很多画家创作过西园雅集这一题材的作品,最终使这一主题成为文人雅集的范式与代名词。

传统的文人雅集,其主要形式是游山玩水、诗酒唱和、书画遣兴与文艺品鉴,因而带有很强的游艺功能与娱乐性质,以文会友、切磋文艺、娱乐为基本目的。最早以魏晋间曹丕、曹植为首“建安七子”为主力的“邺下之游雅集”;嵇康、阮籍等七人为首的“竹林七贤雅集”。文人雅集之所以能够把文人凝结在一起,是因为雅集具有一种文化力量,文人在其中所追寻的,正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为此做的图卷能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人有多考究。有珊瑚树盆玩、太湖石坐凳、有善音乐者、有善书画者,等等。

王大凡也做过《珠山八友雅集图》。

(左)程水金 粉彩富贵寿考图瓷板

民国三十四年(1945),81×22cm,题识:富贵寿考。乙酉年仲秋,豫章程水金写于佛印湖畔。印款:之印

(中)佚名 粉彩采郭子仪遇仙图瓷板

民国,38.6×24.8cm

(右)叶震家 粉彩八仙 铁拐李图瓷板

民国,79.8×21.5cm,题识:红漆节庐藏宇宙,辉煌玉扳激云霄,神仙乐事君知否,不染风尘任遨游。叶震家画意。印款:画印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绘人物故事题材中有一大批沿袭前代传统的仙道和传说人物、历史人物为主。如果是神仙人物、高士人物,画面多以博弈林间、坐卧观云、山涧引路、畅游河山等为主;如果是历史人物,多以孟母三迁、竹林七贤、周敦颐爱莲等“四爱”传统题材和闻鸡起舞、精忠报国、苏武牧羊等教育激励意义的题材。戏曲人物多以《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杨家将》《西厢记》等之场景为主要表现对象。

上图中的富贵寿考、郭子仪遇仙,主人翁都是唐将郭子仪。郭子仪是唐朝七朝元老,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郭子仪去世后,追赠太师,谥号忠武,是谥号中对武将最高的封号。纵观历朝历代,也只有郭子仪、诸葛亮获得此封号。后世评价他说: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可谓千古一人。

郭子仪遇仙的故事:唐代郭子仪是华州(今陕西华县)人,起初在沙漠边塞当兵驻防,后来因为京城催军饷,他奉命运送粮草,途中忽然起了风暴,没法向前走了,就躲进一间空屋里打了地铺住下。这天夜里,忽然房子左右一片红光,抬头看,只见空中有一辆华丽的车子慢慢降落下来,车上坐着一个美丽的女子,正俯身向下看。郭子仪急忙跪拜祝告说:“今天是七月初七,您一定是天上的织女降临了,请赐给我富贵和长寿吧!”仙女笑着说:“你能得到大富大贵,也能长寿的。”说罢,车子又慢慢升上天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两块瓷板就是定格在郭子仪遇见神仙的瞬间。

郭子仪精于谋略,用兵持重,治军宽严得当,深得部下佩服。平安史之乱、退吐蕃侵扰,领兵征战二十余载,为巩固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民众爱戴。

郭子仪官至极品,活到84岁,七子八婿个个为官,福寿双全。人们羡慕其官高位显,长寿而又子孙满堂,称颂其为“大富贵亦寿考”。所以很多作品都用郭子仪的形象来表达对富贵与长寿的祝福。珠山八友之首王琦就有一件作品“粉彩大富贵亦寿考”。

佚名 粉彩过墙梅花图盆

民国,高8cm,口径25.6×20cm,底径:19.6×14cm

梅花树干苍劲,沿盘壁蜿蜒伸展至内壁。枝头梅花怒放。整体表现“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

这种图案把内外壁连起来,浑然一体的植物花卉构图,就叫做过墙花,或者过枝纹。

王積 粉彩山林冬景图瓷板

民国纵34厘米,横23厘米 长沙博物馆藏。题识:王積 大陆 子安写。印款:之印

延续了何许人的雪景风格。漫天大雪中,一人头戴蓑笠,身背一人艰难前行。好在不远处就有茅屋、人家,可以驱走寒意。

佚名 粉彩柳蝉图瓷板

民国,26×18cm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印款:上 礼

结语

景德镇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成就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清末至民国时期,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点,制瓷业虽在低谷中徘徊,却也在不断振兴与发展,不乏令人瞩目的制瓷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