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2月;地点:长沙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导航:第二节>>第三节

2023年2月,春节的常规流程还没结束,志愿者们已经开始上岗服务了。被新冠病毒压抑太久的热情从大年初三就燃烧起来,长沙市博物馆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开年第一场临展是由长沙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湖南博物院联合承办的“珠山逸韵——景德镇近代文人瓷画”,展出文物109件。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 文人瓷画生意趣;第二单元 珠山结社志图新;第三单元 百花齐放又一景。

序言 景德镇烧陶简史

景德镇,看到这个名字,我想大部分朋友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精美的瓷器。没错,景德镇有着中国瓷都的美誉。景德镇汉代就有烧陶历史,东晋设镇,最初叫新平,因为在昌江之南,所以也称昌南。唐代更名浮粱,宋真宗时赐名景德镇

千年瓷都

景德镇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一个大大的“瓷碗”又名昌南里艺术中心
图片来源:点我查看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专门生产皇家用瓷。明洪武二年(1369),在珠山设御器厂,由景德镇地方官负责。明宣德时期,皇帝委派督陶官来管理,产品专供御用。清顺治朝改称御窑厂,沿用明旧制官搭民烧,中央派督陶官管理,比如雍正四年(1726年到1735年)年家大公子,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以内务府总管的身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成为景德镇官窑系统的最高领导。

明清两代烧造宫廷用瓷的御窑厂就设在景德镇老城区中心的一座小山下。这座小山在秦国时被叫做立马山。其四周山体蜿蜒、呈五龙抢珠之势,在唐代被改名珠山,一直延续至今。珠山因瓷器名扬天下,成为景德镇的象征和别称。

清咸丰五年(1856)太平军烧毁御窑厂。清同治五年(1865)复建御窑厂,为同治大婚,慈禧太后的五十、六十和七十大寿烧造瓷器。清宣统二年(1910)成立景德镇江西瓷业公司,是景德镇第一家官商合办的新型企业。1911年清王朝覆灭,进入短暂的“民国”时期(从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至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民国都是列强入侵、军阀割据,内忧外患的混乱局面。景德镇御窑厂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终结,大批御窑工匠流入民间,他们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继承传统、又吸收西方文化,探索创新,形成文人瓷画的新潮流。

文人瓷画吸取了中国水墨画的意韵,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彰显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风格。它既是景德镇近代瓷画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又是中国近代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

序厅屏风图案

裁剪自 王璞 粉彩桃李夜宴图瓷板
裁剪出来的小景视觉效果依旧相当完整。观众在欣赏的时候,可以沿着作者设计的构图路线一寸一寸的看,那种体验仿佛带着VR眼镜置身其中一样。

第一单元 文人瓷画生意趣

中国本是制瓷大国,但是随着列强入侵,内忧外患,经济严重受挫,制瓷产业也受到严重的破坏,再加上海外瓷器和釉料的流入,市场岌岌可危。随着御窑厂的关闭,原本在御窑厂供职的瓷艺创作大师连同制瓷工匠一起走入民间,以画瓷谋生。

为降低成本,选用价格低廉又省工省料的浅绛颜料,改善工艺繁琐的传统粉彩,在一些日用、观赏瓷上画上几笔。署上自己的名字,待价而沽。由此,一种新的陶瓷彩绘技法一"浅绛彩"诞生了。

其中大多数都是普通“工匠”,往往是按照图稿 “照瓢画葫芦”模仿名家,熟练程度惊人,完全可用炉火纯青来形容,有意无意间接受部分西方绘画技巧,但并不成体系。他们的作品缺乏新意与创造精神。而艺术家和瓷绘名家的理论功底扎实,对中西文化兼收并蓄,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更能窥探到那个时期对创新的探索和努力。(本单元重点:浅绛彩瓷、文人瓷画、三位艺术大师以及一位极有影响力的官员)

程门就曾是御窑厂特聘的挂籍瓷画师,两度参与御瓷的绘制,这在瓷画家当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程门才华横溢,能书善画,尤其是绘画方面造诣极高。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很擅长,在咸丰、同治时期就已经名声大噪。他作为浅绛彩瓷的领导者和集大成者,在浅绛彩瓷领域,艺术成就之高,无人企及,是晚清浅绛彩瓷的开宗鼻祖,公认的浅绛彩第一大家。

程门 清末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左)浅绛山水图瓷板。35×13.1cm,题识:欸ǎi乃一声山水绿。笠道人。程门。印款:印
(中)隔岸烟帆图(绢本)
(右)山水归舟图瓷板。19×13cm,题识: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笠道人试笔。印款:笠

中国古代山水画追求一个“远”字。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继承和发扬唐代李成的山水画技法,总结出“三远法”。本质上是一种散点透视法。高远以仰视的角度刻画远处的山峰,突出山的高,即画面上下空间的广阔;平远以平视的角度刻画由左至右、由近及远的所有景物,通过近大远小+角度突出水平空间的广阔;深远以俯视的角度配合构图中的路线(通常是S型或Z字型)引导观众去发现画面中隐藏的细节,突出景物的层次感和深奥感。这种构图法从宋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给观众提供两种舒适的观赏体验:

1.没有明确的视觉中心,视线可以自由地游走在画面细节之中。

2.移步换景,多个小景的组合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画面,可以逗留欣赏的场景多。

程门作为清末绘瓷大家,自然是承袭古人。上图(左)中,远山近树、江水渔舟依次展开,颜色淡雅。瓷板上的题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渔翁》中的一句:欸乃一声山水绿。意思是听到一声船桨的响声,放眼望去皆是绿水青山。作品诗画交融,极大地体现了文人趣味。

所谓的文人画,并非突然出现,只是相对于清末御窑厂制作五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时严格的工序而言。当时的瓷画家只能按照领导的要求制作规定的图样,工人们按图样配置颜料、烧制瓷坯、描绘轮廓、填色……毫无创作热情。御窑厂的停烧,一方面瓷艺人们必须想办法谋求生路,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他们的灵感,运用纸绢绘画技巧在瓷上进行创作,画面彩料极薄,色调清淡柔和,集“诗书画印”一体,极具中国水墨画的效果。常见的浅绛彩瓷器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题材,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人瓷画的开端。

那什么是浅绛呢?

“浅绛”一词原本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术语,是指元代黄公望首创的浅绛山水画。在水墨皴擦勾勒轮廓的基础上再以藤黄赭石花青等色彩渲染而成,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淡泊的意境,深得当时文人的喜爱与追捧。

天池石壁图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服膺全真教之后,号大痴道人。
天池山与灵岩山、天平山一脉相连,峰巅矗立巨石,远望巧若莲花。山一侧的半山坳中长年积有一泓碧水,名曰“天池”,故山之这一面亦被称为“天池山”

《天池石壁图》作于1341年,彼时黄子久已经七十三岁了。这个年纪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是行将入土之人,但是对于黄子久来说,还是其艺术生涯最好的阶段。《天池石壁图》大抵以苏州城西吴县境内的天池山为原型,就画面所呈现的物象而言,又并非真实的天池山。黄子久很少画真山水,其最大特色是“在画幅之内,以简单的图形组成复杂的结构,比以往的中国画更抽象。”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同治、光绪年间供职于景德镇御窑厂的两位画师——金品卿王少维。他俩被誉为“御窑两支笔”,加上程门三人合称晚晴浅绛彩“三大名家”。

(左)金品卿 浅绛彩山水图瓷板
(右)王少维、王凤池 浅降彩钓翁隐叟图圆瓷板

金品卿,名诰,字品卿,号寒峰山人、品卿居士,安徽黟县人。他擅长浅绛彩瓷山水、花鸟和人物画,设色清丽。后期转画粉彩,为景德镇晚清瓷画界的大家。上图(左)是一幅山水图,远处奇峰高耸,直入天际。中景描绘有草屋掩于树林之中。近景处小桥流水、灌木丛生,湖面微风轻拂,波光粼粼,呈现出一派优美的湖光山水之色。画面布局讲究,设色淡雅清新,充满情境。

王少维,名廷佐,字少维,安徽泾县人。擅长浅绛彩瓷山 水、人物,亦擅写真。王凤池并不是地道的瓷画艺术家。他本是一个翰林、朝廷官员,却被称做江南才子。不仅文采、书法出众,而且擅长绘画并热衷于瓷艺创作。在中国陶瓷史上,参与陶瓷创作的极为重要的文人官吏,除了陈鸿寿(乾隆-道光时期)就是王凤池。

王凤池在景德镇为官期间经常去御窑厂参与瓷器创作,不仅独立完成,还与王少维、金品卿等御窑画师共同创作浅绛彩瓷并珍藏他们的作品。通常是王少维、金品卿作画,王凤池题识(zhì)。也说明浅绛彩瓷在当时是风雅之事,常作为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互相赠贺的物品。

上图(右)“钓翁隐叟图”就是王凤池和王少维合作的作品,王凤池题识(zhì):渭水之钓翁、终南之隐叟。

看了这些瓷板,你们会不会纳闷,那么重的瓷板,画上画干嘛用呢?

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瓷板画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学界一般认为,瓷板画艺术始于唐代,最初人们用在瓷板上撰写墓志铭。但是瓷板经过高温烧制,很难保持瓷板的平整,而且相对于其他的瓷瓶、瓷碗,瓷板的实用性不强。因此,瓷板画的发展非常缓慢。明代中晚期,明式家具得到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在屏风、床、椅子、桌子等各类家具上进行了装饰,这些装饰赋予了家具更多的形式感、审美趣味以及文化内涵。由于瓷板具有光滑、雅致的特点,也成为了装饰家具的重要材料。至此,瓷板以及瓷板画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清中期以后,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浅绛彩瓷的兴起与徽商的资助和徽州一带新安画派的影响有关。新安画派主张师法自然、寄情山水,是明清文人画的正统继承者。

浅绛彩瓷黄金发展期是在民国初期(1912一1927年蒋氏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之后就逐渐式微。原因有三:其一,浅绛彩瓷器多是低温烧制,属釉上彩,赋彩薄、涩,其绘制颜色与胎体结合不牢,时间稍微一长加之磨损极易脱落,这是致命缺点;其二,颜色鲜艳而不轻易脱落的高温“洋彩”进入,使得景德镇瓷绘艺人开始尝试用新材料结合瓷绘技法,创烧更富有表现力的瓷器,颜料的变革、洋彩的推广都为新粉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物质基础;其三,浅绛彩瓷更多的是模仿宋元文人画的笔触和构图,缺少文人画的意境,审美疲劳市场缩水而被淘汰。幸运的是景德镇的瓷绘艺术家并未放弃探索,他们将传统粉彩工艺与文人瓷画相结合,发展出新粉彩瓷,使中国陶瓷艺术走上新的高度。

粉彩瓷是一种适合瓷绘的工艺技法,始于康熙年间,在清雍正时期发展到高峰。粉彩的成烧工艺较为复杂,素胎体成烧温度在1200-1360度之间,之后在器物上用墨线勾画轮廓并施以玻璃白。玻璃白之上再用填、画等技法,依据清淡浓重晕染色彩,二次入窑经700-800度低温烧制,色彩艳丽,层次感强。康熙年粉彩在工艺和绘画上还不成熟,尚处于初级阶段,到了雍正年粉彩瓷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并成为上层社会主要用瓷品种,乾隆年粉彩瓷器在康雍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刻、雕等轧道工艺,嘉庆到清末,工艺仍然保持前朝风格,在品种上亦有所增加。

御窑厂的宫廷粉彩工艺更加繁缛。从线描到填色,往往需要2-3个画师,画师之间的配合程度非常重要。搭档不协调,画面容易呆板。

浅绛彩瓷与传统粉彩相比,主要是创作形式的不同。工艺上,传统粉彩步骤复杂,工序繁琐,工匠们按照宫廷出的样稿,分工合作,完成一件瓷器,精益求精,可以说是瓷器最高技艺的体现。“浅绛彩”最初为了生计,所有工作都是一个人单干,一切从简。既要节省时间,也得简化用料。所以质量上自然低劣。创造性上,浅绛彩瓷由瓷画艺人独立创作,不拘泥于官方样式,从图稿设计到彩绘完成均出自一人之手,灵活借鉴书画笔墨,直抒胸臆。画风向传统国画写意的转变实在是一记妙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降低制作成本带来的市场风险。能书善画的文人直接参与浅绛彩瓷的绘制,极大提高了彩瓷的绘画水平,为新粉彩形成奠定了基础。

下节内容更精彩:第二单元 珠山结社志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