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9月;地点:长沙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导航: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

返回第一单元,回顾北方锁钥

返回第二单元,回顾陪都生活

第三单元 窑火兴盛

唐末五代时期,中国瓷器史上开始出现了名窑林立的局面。宋代,制瓷业空前繁荣,先是出现名扬四海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各有各的特点。于是各大窑场纷纷效仿,扩大生产和经营,形成了“六大窑系”,即北方的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和南方的龙泉青瓷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

辽金元时期,由于饮酒饮茶之风盛行,统治者皆大力醉心发展瓷业技艺,大同地区陶瓷业规模空前。生产的瓷器在吸收汉风的同时依然或多或少的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地方特色。

钧釉葵花口碟(元)

元代冯道真墓出土,釉色明显泛灰色,没有禹州生产的亮丽,推测为山西浑源窑仿烧。

钧窑在宋代是御用的官窑,单一窑口,因为宋徽宗的材料垄断和不计成本的精工细作,成就了许多登峰造极的绝世精品。金王朝统治期间,采取减赋税等政策,钧窑开始向周边发展。到了元代,政府对高技能工匠比较重视,给予官职,地位还可以世袭,对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钧窑也趁此机会大力发展,形成窑系,产量大大提高,当然质量无法与宋代相比,胎质粗糙,施釉多不到底,釉面有起泡和棕眼,光泽也较差,产品以民用为主。元代,景德镇发现了高岭土(长石类岩石几百万年风化后形成的),将它摻入瓷石(南方主要的制瓷原料,花岗岩受热液作用和风化形成),提高了铝的含量,使得瓷胎可以耐受1300℃的高温,这就是“二元配方法”。该配方推广之后,各大窑口都受益。一是降低了烧制过程中的变形率,二是可以烧成大型瓷器。

青釉斗笠碗(金)

敞口、斜直壁、小圈足,足尖有尖状凸起。胎色浅灰,胎质细。施青绿色釉,釉面光洁,有密集小气泡。

龙泉窑是浙江著名的青瓷窑址。北宋早期创烧(如果要追溯的话可以到西晋),南宋晚期达到极盛,明中期后衰落。北宋时期,龙泉窑不仅烧生活用品,还烧制专供欣赏的工艺品(香炉、插花用的琮式瓶)和丧葬用品。最特别的就是多管瓶。由五代时期的五谷瓶演变而来,在里面填装谷物下葬,反应当时人们“民以食为天”的农本思想。到南宋以后又演变为龙虎瓶,反映了道家的宗教思想(龙从火里出,虎向水中生,龙虎相亲,坎离交济)。

龙泉窑青瓷茶具专为宋代文人雅士点茶设计,如茶壶的注嘴较长,呈抛物线形,注嘴的出水口圆小俊削,嘴与瓶身的接口大,保证了点茶成功;斗笠盏深腹、斜腹壁和敞口状的造型,有利于点茶的需要。因点茶需击拂打茶,同时为了便于品茶时观赏千变万化的茶汤之面,所以需撇口敞开。盏腹不能过深亦不能太浅,深则不易击汤打花,浅则不利汤花成色。所以宋人根据这种点茶制度的特性,设计出一种敞口,以利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盏壁斜直易于容纳茶汤,同时又利于品饮时观赏汤花的新型茶盏——撇口、斜直壁腹、尖底小圈足,形如斗笠的斗笠盏。

南宋时期的斗笠盏,釉色浅青,釉层肥厚,如脂似玉,有的开片,金丝铁线,非常漂亮。金、元时品质已大不如前,但增加了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

元代,龙泉窑同样得到大力发展,所产瓷器更多考虑外贸和内需用瓷要求。因此,青瓷胎体较厚、粗糙,大多数坯成型后不进行装饰。有许多销往中东地区,展现出外来文化的风格。比如穆斯林风格的大盘,方便手抓进食。还有源于基督教“圣杯”造型的高足杯,有资料显示这是蒙古人饮用马奶酒的器具,也是藏传佛教的供器。

白釉注壶、注碗(辽)

注壶带盖子母口,短流、短颈、圆腹、圈足。注碗也称温碗,直口、弧腹。通体白釉,釉色细腻润泽。

白釉注壶、注碗是配套使用的温酒器。宋、辽、金时期极为流行。先将碗内盛满热水,再把酒壶置于水中加温,或者是将加热后的酒壶放在热水碗里保温。俗称“烫酒”。烫过的酒,可蒸发掉少量甲醇、乙醛等类有害物质,又可使酒干爽、浓烈香醇,被誉为北方游牧民族抵御大漠风寒的“内棉袄”。

注壶多施白釉,颈、柄细短,腹部较肥,高度通常在20cm左右。装饰较简单,小巧玲珑,是游牧民族汉化后走向定居生活、效仿中原文人煮酒小酌的见证。

白釉花口折沿盘器(金)

盘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有灰陶、黑陶、红陶制品,最早的瓷盘为原始青釉盘,始见于商周时期。秦汉、南北朝均有原始青瓷及青瓷盘生产,到辽宋时,北方以白釉为主,南方以青釉为主,器型简洁实用,折沿盘多见,以刻花、划花作装饰。

这件白釉花口折沿盘器内底有支钉痕十六个,说明它应是采用逐层叠烧法烧制。瓷器在烧造的时候,为了避免釉高温成型时粘黏,早期底部不施釉,后来用泥条或沙堆垫高一些烧,这些东西即使黏住了,后期也较容易处理。五代时发明了支烧,而且是比较细的圆形支钉,这样就可以让瓷器施满釉了,称为“裹足支烧工艺”。另一方面,开始时,窑内空间利用率不高,温度也不均衡,失败率非常高,导致瓷器的成本也很高。后来发明了匣钵,把瓷坯装在里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不变形,而且减少窑内温度不均衡造成的不良影响。再加上支烧工艺,一个匣钵里就可以摞上很多瓷坯,提高生产效率。当然,支烧多少都会留下一点痕迹。

大同瓷窑遗址分布示意图

大同地区的窑址主要有怀仁窑、大同窑和浑源窑。以烧制黑釉、白釉瓷为主。浑源窑的镶嵌青瓷,怀仁窑的油滴釉和大同窑的黑釉剔花瓷尤负盛名。油滴釉始见于宋,以福建建窑最为著名,以后南北各窑竟相仿制,辽宋时河北定窑和山西临汾窑、怀仁窑也有仿烧。油滴釉的特点是黑色釉面上散布着许多具有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形似油滴。

油滴釉碗(辽)

侈口、弧壁、深腹,圈足矮而小。灰褐胎、黑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层布满油滴状结晶斑点。

油滴的形成是由于高温情况下釉层中的铁矿物大量分解,形成氧化铁,并排出大量气泡,当气泡上升到釉面破损后,四周遗留的富铁熔体,在冷却时析出大量赤铁矿和磁铁矿小晶体,聚集成团形成“油滴”。如果聚集成针状就称“兔毫”。

“油滴”与“兔毫”都属于窑变釉。除了氧化或还原作用以外,还受器型、装窑的位置、釉的配方、釉涂抹的厚薄、烧窑的材料(柴或油)等因素影响。成品往往与设计初衷不一致。正因为这种意料不到,或者说难以掌控,人们就统称为“窑变”。

嘟噜瓶(金)

贮酒或水的容器

嘟噜瓶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瓶。其口小、腹大而圆,在倒酒或水时会发出嘟噜嘟噜的声响而得名,这种习惯性的叫法一直延续至今。

花口瓶

黄釉(左)、绿釉(右下),金代。六瓣翘沿花口,束颈、圆肩、斜曲腹,喇叭形高足。宋代时花口瓶的足较矮,辽金时期高度几乎与瓶颈相等。
三彩贴花(右上),辽代。荷叶口、细长颈、喇叭足。器身施绿釉,遍布深绿色斑点。腹部贴花,图案为飞鸟和花卉。双耳和贴花施黄釉。

花口瓶因瓶口如开放的花瓣而得名。始烧于唐代,在宋金时期十分流行。最早由北方兴起,入南宋时传至南方,它在宋元时期曾一度成为一种时尚产品。就是一件工艺品、摆件,或者用来插花。

褐釉壶(金)

颈部起凸棱一道,通体施酱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圈足处无釉,露胎,胎呈灰白色胎。

这件褐釉壶也可算作大同地区生产的精品。器形十分规整,肩部两周刮釉的装饰手法体现出大同当地独特的审美情趣。

白釉刻花梅瓶(辽)

灰白胎,通体施白釉,釉色光泽润洁,圈足无釉。肩以上素面,上部刻划“十”字形花叶,中部为折枝牡丹纹,下部为莲瓣纹。
中部花纹为牡丹,非芍药。两种花比较相似,可通过叶片区分。牡丹花的叶子形状像鸡爪,会开叉,两朵花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芍药的叶子不会叉开,类似桃树的尖叶子,而且芍药花常常几朵紧挨在一起。

梅瓶又称“经瓶”,为盛酒用具,这种功能一直沿续到元、明时期。后由日用瓷逐渐转向陈设瓷。

南方所产梅瓶圆润、低矮小巧,多小口外撇,胫部细长且略直,北方所产梅瓶修长、挺拔清秀。共同特点是底小,亭亭玉立。北方以河北磁州窑、定窑等名窑为代表。磁州窑的刻划剔绘尤为洒脱,颇具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有白釉黑花、白釉划花、黑釉白花等装饰方法。

鸡腿瓶(金)

圆唇、短颈、圆弧腹内收,圈足外撇。胎体厚实,制作较为粗糙,器身常常布满一道道凸凹的弦纹。

鸡腿瓶因瓶形似鸡腿而得名。最早在辽代出现,是辽金元时期的典型器。此类器皿便于马上携带,游牧民族主要做为酒器。辽墓壁画中的鸡腿瓶多插入酒架放置。其外形以及器身上的凸弦纹即方便系背带,又适合装车运输,绑缚绳子后不容易滑脱。

鸡腿瓶在辽代时以茶叶末釉为主流,有着浓厚的民族特点。到了金代降为普通百姓的日用品,向黑釉和酱釉过渡。不论大小、颜色还是价格都以市场需求为主。

最早的梅瓶出土于隋代李静训墓,是一件琉璃器。而最早的瓷器梅瓶是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唐代北方白釉梅瓶。它们更像是酒坛子。宋代以后的梅瓶造型与鸡腿瓶更为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梅瓶为广肩而鸡腿瓶是溜肩。有学者认为契丹人在与唐王朝的交往中发明了鸡腿瓶,而鸡腿瓶又反过来影响了北宋时期的梅瓶。

墓室壁画是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翼,通常绘于墓室四壁、顶部以及甬道两侧。壁画内容多反映墓主人的生活或死后的向往等等。辽金时期的壁画更是突出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特点。真实的契丹人、女真人到底是如何打扮自己,又是如何布置房间的呢?请看下回:第四单元 以愿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