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博物馆导赏)

时间:2017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地点:开福区三馆一厅长沙市博物馆一楼; 导航:一厅>>二厅>>三厅

闭塞清绝之地,避难流放之所

从殷商甲骨文算起,中国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3000年,地处内陆的湖南在95%的时间里,既无江浙一带的经济之利,又远离京师王权之地。借用晚清《湘军志.湖南防守篇》里的一句话来说“湖南自郡县以来,曾未尝先天下”。既没有发生过什么影响天下的大事,也没出过什么领袖、天才搅弄风云,可以说是籍籍无名无关紧要。之所以这么尴尬,与这里的地形地貌不无关系。

长沙的东部是罗霄山脉和幕连九山脉,平均海拔1500-2000米。其中浏阳大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离长沙最近,148公里,主峰1607米。每年5月,杜鹃花开遍山坡,连绵数十里。西部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张家界和凤凰都在这儿。南部是南岭山脉(郴州境内),呈东西向延伸,峰顶海拔在1000米以上,因为接近北回归线,也有中国的雪线之称。北面是河网密布的洞庭湖水系和长江。由此合围成了一个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临水的封闭区域。就连杜甫也无奈的说:“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早在公元前214年,为了解决军队南征的粮草供应问题,秦始皇修成灵渠,打通湘江和漓江,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可惜未能成气候,几乎被历史抛弃。山路崎岖,洞庭汹涌,交通闭塞的长沙成为最佳避难和流放之地。先后招待了屈原(前293-前278年,15年)、贾谊(前176年-前173年,3年)、李白(6次去岳阳)、杜甫(769年,1年零9个月)、刘禹锡(805-814年,10年在常德做朗州司马)、韩愈(805年被贬去广州,往返途中经过,共计7个多月)、柳宗元(805-814年,10年在永州做永州司马)等。也正因为如此,这里远离战火,成为楚文化发展的摇篮。众所周知的湖湘文化便是从其演化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类型。

从北宋到南宋,一方面地理空间的压缩,让大量的资源涌入长沙,另一方面理学的兴起也为湖南刮来了一阵春风。岳麓书院、城南书院成为长沙高级学府,培养出大批人才。人才虽多,但是由于交通不便,考取进士的人数非常少,状元更是屈指可数,直到清代两湖分闱。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洋务运动时期,粤汉铁路经过长沙,把更多人才和新思想带了进来,造就了后来的湘军。湖南从此崛起(那是近代史的内容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到1949年建国,短短100年,各领域精英人物,湖南籍占12%。1955年授衔时,湖南有3位元帅(3/10)、6位大将(6/10)、19名上将(19/57)。(根据复旦大学张伟教授《湘江与湖南文化的N个侧面》统计)

八百里洞庭和鱼米之乡的来历

黄河与长江是华夏民族赖以生存的两大淡水河,长江出三峡后在今天的江汉平原滞留,形成古代大湖“云梦泽”。有资料记载,春秋时期的云梦泽水面有26000平方公里,仅次于贝加尔湖。(“云梦”这个地名,除了指代这个古代大湖外,也是楚国京城郢都附近的一个官方围猎区。秦将白起攻下郢都后被开发成耕地。历史上西汉刘邦采纳陈平之计,以“驾幸云梦,会诸侯”的名义,逮捕了韩信,并贬为淮阴侯的事件就是借口到楚地游猎。“云梦游”就变成了阴谋诡计的代名词。)

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湖中有一座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山上生长着一种非常特别的斑竹(其他地方怎么也种不活。)。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两名爱妃娥皇、女英随之赶来,船被大风阻于此地。不久便听到舜帝已死于苍梧的消息。她们悲痛欲绝,望着茫茫的湖水,攀竹痛哭。把泪水洒遍了山上的竹林,遂成斑竹。不久,两人忧郁成疾,先后去世,葬于山之东麓。为纪念二妃而改洞庭山为君山,现是1979年岳阳市政府按(清)彭玉麟重修的墓样维修的。墓为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 、雄狮、大象、中坚、“虞帝二妃之墓”墓碑。两位妃子的墓前10米处有一对石引柱,上有一副楷书石刻对联:“妃二魄芳千古,竹诸斑泪一人”。可见,在后人眼里,她们是何等神圣。她们所居之处自然也就成了神仙洞府。《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洞庭湖也因此得名。

先秦之后,云梦泽逐渐解体,加上长江流域人口逐渐增长,垦殖活动强度增大,自然植被受到破坏,长江的含沙量增高,一方面逐渐沉积成为陆地(江汉平原),另一方面抬高河床,使得湖泊的面积逐渐增大。由汉晋时期的多个湖群,演变为南北朝时期的500里范围。再到唐宋时期的800里范围。洞庭湖的壮观也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的赞美。比如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还有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北方的冷空气越过长江南下,跨过洞庭湖,毫无阻碍,长驱直入,与湖南腹地的暖湿气流相遇,时常大雾弥漫或云海蒸腾,水汽冷凝形成大量的降雨,年降水量相当多,在1200-1700毫米,东部的石英砂岩被雨水侵蚀形成张家界地貌,西部的红色砂岩被雨水侵蚀,加上风化和重力作用形成丹霞地貌。群山之间也发育出5000多条河流,形成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它们从南往北,汇入洞庭湖。与我国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正好相反,因此才有“湘江北去”的说法。这样的环境年平均温度高(16.8~17.2℃远高于13℃的最低要求)、水源丰富,适合种植水稻。

从唐到宋,中国经济空前发展,粮食供应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华北地区主要是旱地作物,提升空间不大,南方倒是可以利用水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豪族私占湖泽养殖鱼类、水产。之后慢慢发现湖泊周围淤积的泥沙比平原丘陵更肥美、产量更高,于是开始在湖泊周围造田,称为湖田。南宋时期是洞庭湖筑垸围湖的第一次高潮,不过很快水患就来了,于是元朝时期又主张退田还湖。所以当时国家的主要粮食基地不在洞庭,而在苏常(苏州和常州)。但是唐安史之乱后,南下移民的人数逐年增加,一方面带去了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使耕地渐渐饱和。苏常的粮食大多作为贡品送去京城,所以当地需要其他地方填补的粮食缺口也逐年增加。到了明代,苏常地区连自己都养不活了,于是开始大量的筑堤、建垸。常德、汉寿、益阳、湘阴等地都变成了粮食基地,由此也奠定了湖广地区在米粮市场中的地位。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清代,更是鼓励垦荒,比如康熙年间“赏助米粮人工之费六万两”、新增垸田“免其升科”(免税)。国家鼓励、百姓趋利,于是洞庭湖越变越狭长,到建国时只有4350平方公里了。与水争地的结果就是导致堤坝年年修,水患年年犯,而且越来越严重。这些是后话。

长沙名称的来历

第一,得名于长沙星。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时选择一批星象作为定位观测的标志,创二十八宿之说。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二十八宿中轸宿有一附星名为“长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论,将长沙之地以应长沙星,认为长沙地名源于星名,故长沙又有“星沙”之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又云长沙星明则“主长寿,子孙昌。”这些说法适应于封建社会人们的认识和心理需要,故长沙得名的此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第二,得名于万里沙祠。万里沙祠一说最早见于晋阚马因 所著《十三州志》:汉“有万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此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援引《东方朔记》云:“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州至东莱可万里,故曰长沙。”唐杜佑《通典》中潭洲“秦为长沙郡”的自注亦云:“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于是以后的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说作长沙得名之源,并加以阐发考释,认为长沙在古代有祭礼沙土之神的活动。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前111年)春,曾到山东东莱祈祷“万里沙”(东来曲城有“沙径三百余里”的沙原),东汉应劭注曰:万里沙,神祠也。长沙至东莱相距万里之遥,人们将此事和此两地联系,于是有“长沙者,所谓万里长沙也”之说。

第三,得名于“沙土之地”。长沙的地质结构为以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过长年的外力作用,地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和水流的冲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积于地表,特别是现长沙市区所在的湘江河谷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沙滩,沙洲等,每当枯水时节,这些洲、滩露出,向人们展现出成片的砂土,尤其是沙粒长大,“白沙如霜雪”。在古代,自然环境未经污染破坏,这种景象很是引人注目,故古籍中多有称长沙为沙乡或沙土之地。如唐大历间长沙太守张谓著《长沙土风碑铭》引《遁甲记》云:“沙土之地,云阳之墟。”又《路史》曰:“沙,为长沙;云阳,为茶陵。”又《元和郡县志》云:“《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乡为长沙郡,以统湘川。”

第四,得名于长形的沙洲。长沙湘江中的水陆洲,长约5000米,宽约100米,是一较有特色的地理景观。关于水陆洲的出现,有不同的认识,过去人们根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说:“晋惠帝永兴二年此洲生。”认为水陆洲是东晋才出现的。但地质工作者在对长沙的地质结构作取样分析时,确认水陆洲为第四纪全新世时形成的一级阶地的典型地层,时代至少在1万年以上。古代湘江水位较低,如1986年发掘的长沙县南土乇 遗址,与水陆洲南头相距不远,位置就在低于水陆洲的河滩上,遗址年代距今7000多年,其底层亦为属第四纪全新世地层。因此,水陆洲应早在东晋以前就已出现,可能由于水位的涨落,有时被洪水淹没。

第五,得名于“蛮越”语“祭礼女神的地方”。在楚国“南平蛮越”之前,长沙居民属“蛮越”族。在蛮越语中,“长”是“祭坛”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长沙”在蛮越中的含义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壮、侗诸民族聚居区还有女神崇拜的风俗,他们的成语中有“未立村塞,先立长沙”之语。

长沙历史概览

人文思想

湖南在原始社会时为三苗、百濮与扬越(百越一支)之地。作为神农故地,一直具备浓厚的炎帝文化氛围。春秋战国时纳入楚国的版图,长期受楚文化影响。秦统一六国时,戍五岭军事行动把大量的北方人带入湖南。东汉以后,北方长期战乱,又带来一大批北方流民,开创了湘阴窑。汉人与众多少数民族的混居,形成了特有的民风民俗。加上唐宋时期受到中原正统儒家文化的浸染,逐渐融合成了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湖湘文化。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重视学思并重与知行统一,独立思考与理性批判。它禀承着屈原忧国忧民的文学传统和胡安国“经世致用”的哲学传统,具有“文道合一”的明显特点。

参观正厅

长沙博物馆的古代史陈列以时间为序,从20万年前最早的人类活动开始,分三个展厅向大家叙述了史前文明到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三国至清朝前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