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6月;地点:长沙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返回第一节,回顾古希腊神话和地中海文明

返回第二节,回顾玻璃的演化历程

返回第三节,回顾丝路上的钱币

犍陀罗的佛造像

古犍陀罗大致位于今天阿富汗东南、巴基斯坦西北的交界处,是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是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贸易中心、佛教文化中心。

佛陀头像(灰泥)

犍陀罗,公元4~5世纪,佛陀像巨型化初期。头像眉间白毫曾镶嵌宝石或水晶。

犍陀罗的佛教艺术是希腊化艺术与古印度佛教的混血。它之所以比佛教发源地印度还有名,是因为早期佛教思想认为,任何姿容和样式的形象都不足以描述穿越轮回获得最终解脱的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就有这样的语句:“如来是身不可造作、不可摸则,不可言长言短。”于是,在印度本土也就没有为其塑像的传统,就连经文也是内口口相传,不见实物。从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时起,数百年间无佛像之刻画,凡遇需刻佛本人形像之处,皆以脚印、宝座、菩提树、佛塔等象征。戳这里查看古印度发展史概要

犍陀罗地理位置

位于塔克西拉北部白沙瓦附近,西边巴米扬有一座文明世界的石窟。

犍陀罗这个地方,原本是古印度十六列国之一,都城设在塔克西拉。在公元前5世纪时属于波斯帝国的一部分。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灭了波斯,征服中亚,把古典希腊文化带到了犍陀罗。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将塔克西拉城归到魔竭陀国。在阿育王时期,塔克西拉城逐渐成为香火鼎盛的佛教圣地和学者云集的哲学宗教艺术中心。公元前159年巴克特里亚的希腊人攻击了犍陀罗地区,公元前90年又被中亚的游牧民族塞族人占领。公元25年伊朗北部的帕提亚人赶走了塞族人,从西亚引进大量的希腊文化艺术。受此影响印度佛教开始有了佛陀塑像和菩萨像。公元55年,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王朝,公元64年,犍陀罗纳入其版图。公元78年至公元241年是犍陀罗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

佛教主要传播路线示意图

贵霜王朝最有名的国王是迦腻色迦。他在位时,帝国疆域达到最大,包括中亚的乌兹别 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部分地区与大半个北印度。迦腻色迦王在位期间皈依了佛教,在各地修建了大量佛教建筑,为犍陀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温床,并襄赞了佛教第四次结集。

3世纪后,犍陀罗艺术逐渐向贵霜统治下的阿富汗东部发展,公元5世纪时,犍陀罗本部因贵霜帝国的瓦解而衰微,但阿富汗的佛教艺术却一直繁荣到公元7世纪,此即後期犍陀罗艺术或“印度-阿富汗流派”,亦称巴米扬艺术。主要代表有巴米扬佛教遗迹、哈达佛寺遗址、丰杜基斯坦佛寺遗址等。这个艺术流派除继承犍陀罗艺术固有风格外,还较多地吸收了印度本土的传统,佛像脸形趋圆,衣衫变薄,以灰泥表现衣褶,并将印度的石窟建筑和巨型造像结合起来创立石窟佛像综合体,形成常见的多层宝塔。

现存最早的犍陀罗艺术的佛像约作于1世纪中叶,佛和商人、信徒的形像皆用当地流行的希腊风格表现,仅佛头部雕有光轮以显示其神圣。其後表现佛从诞生、布道说法到涅盘的浮雕渐多,并有圆雕佛像出现。

佛传故事

1.佛陀诞生

按照佛典,释迦佛在过去世由过去佛迦叶授记当成未来佛,而称菩萨。通过行梵行上兜率天(Tusita,睹史多天)。所谓的过去佛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迦叶佛、燃灯佛等等。

兜率天乃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在此天者,喜乐知足,菩萨将要下生人间成佛的,都要先在此居住。对于迦叶来说,释迦牟尼是未来佛,所以如来诞生前现入兜率天;现在,对于如来而言,弥勒是未来佛,那么弥勒菩萨如今就居于此处。

授记是佛教的专出名词,是十二部经的一种,它的意义是预报。原先在帝王制的时期,国王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多半会被预约为王位的承袭者,在宣告其承袭的法定位置之时,也称为授记。佛经中的“授记”意思是提前预见到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并且告诉他,让他更加努力的修行。所以给予释迦牟尼授记的也不止迦叶一位。

燃灯佛授记(片岩)

犍陀罗,公元2~3世纪

这件浮雕即表现了燃灯佛授记释迦牟尼前世的故事。释迦牟尼前世为一婆罗门青年云童(斯美达)。雕像中最突出的就是燃灯佛,旁边的云童正在向右侧的卖花姑娘买花礼佛。

站在佛教本位的观点来看,释迦佛下生人间曾出现五大瑞相:放大光明、大地震动、诸魔宫殿隐蔽不现、日月星辰无复光明、天龙等众皆惊怖。摩耶夫人晚上做梦,见菩萨乘六牙白象来降腹中,无量诸天作伎乐,从右胁入而托胎。一时间大地震动,佛光普照。之后,摩耶夫人在怀孕期间都右胁而卧,不为血精等不净之物污染,身心净明,意不散乱。

诞生(片岩)

犍陀罗,公元2~3世纪

到了临产前,按世俗礼仪,摩耶夫人须返回娘家分娩,途径蓝毗尼园时,在一棵无忧树(Asoka,阿输迦树)下手扶树枝,面向东方,于夜间明星出时,从右胁产下太子。帝释天在一旁用双手接引。太子初降人间,本为菩萨,全身金黄色,具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太子周行七步,步步生莲,而后遍观四方,并举右手,指天指地,作诸佛出世共同誓语: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地上涌出一温一冷两股泉水供其沐浴。因为释迦牟尼知道自己当世成佛,为天人师、世尊、应供等,普度三界一切众生,所以作此“狮子吼”。《长阿含经》中对于从兜率天下凡的过程与种种殊胜征像都有描写,认为这是在人间成佛的“常法”。

蓝毗尼园是摩耶夫人的父亲善觉王为其王后蓝毗尼所建的花园。因佛陀在此降生成为佛教圣地。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临朝拜,还建了一座高达一二十米的石柱作为纪念,石柱上刻下法敕:“天佑慈祥王于登位二十年亲自来此朝拜,因此处乃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兹在此造马像、立石柱以纪念世尊在此诞生。并特谕蓝毗尼村免除赋税,仅缴收入的八分之一。”东晋高僧法显(334年—420年)去印度时还和当年相似,无忧树尚在,泉水变成井供当地僧人饮用。玄奘法师再去时,无忧树已经枯萎,纪念石柱遭雷击倒地,后被现代考古发掘找到。

太子名乔达摩·悉达多,他诞生的祥瑞惊动了喜马拉雅山上修行的仙人阿私陀(Asita)。他来到王宫为太子占相,并作预言(也是一种“授记”):太子在家必为转轮圣王,出家必成正觉者,即佛陀。

2.少年天才

太子降生七日后,母亲摩耶夫人病逝,小姨大爱道成为继母。可以说释迦牟尼是被继母抚养成人的。

学习(片岩)

犍陀罗,公元2~3世纪。双腿交叉而坐的是太子(头后有光环),在木板上用笔写字。当时犍陀罗使用的是佉qū卢文。

净饭王为了培养太子,为他聘请了许多大师。按当时婆罗门教的要求,学龄儿童都要开始行梵行,也就是学习吠陀文化,掌握祭祀礼仪等。除此之外,释迦太子还要学习武技、军戎兵仗智略、书算、雕刻、天文等等。这些知识对于太子来说很容易掌握,仅用了四年时间便通达一切知识,且在王室的较技中独占鳌头,力气大得能投掷大象。

3.成家与出家

净饭王不希望太子出家修道,专门为他修了三处宫殿,雨天住居秋殿,暑天住居凉殿,雪天住居温殿。特意选了五百长相端正、身材适中、肤色不黑不白的伎女;宫殿前种各种果树,修建浴池等等,想尽一切办法取悦太子,不让他学道。

太子14岁时去郊游,出东门见衰老之人,出南门见病患之人,出西门见死亡之人,出北门见修道之人。见识了老、病、死的迅猛与沉重,又回忆起生母离世的悲痛,太子由衷哀叹众生苦难,再见到沙门修行者,舍妻别子,断绝六情,一心办道,过着舍欲自在的生活,引发了对出家的向往。

婚礼(片岩)

犍陀罗,公元2~3世纪。两人手牵手在火堆旁举行婚礼。旁边的侍者手持象征皇权的华盖,侍女手擎新娘裙摆。新娘俨然一副婆罗门出生的女性形象。

净饭王发觉太子的出家愿望后忧虑日深。为了打消他的这个念头,净饭王又增加了五百伎女,编织更大的五欲之网,希望转移其心。在太子17岁时,为他纳娶了天臂城善觉王(摩耶夫人之兄)之女耶输陀罗为妃。耶输陀罗与太子生下了一子罗睺罗。

出城(片岩)

犍陀罗,公元2~3世纪。画面中骑马的是太子,身后为象征王权的华盖,两夜叉托举着马蹄,让马跨越城墙时不发出声音。

然而,太子并没有放弃出家的追求,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强烈。29岁时的一天夜里,他默默告别了睡梦中的妻儿,由车仆车匿相伴,离开王宫,出了迦比罗卫城,在黎明时到达罗摩村。太子自行剃度,披上袈裟,成为沙门。

4.寻师问道与苦行

婆罗门的正统文化中,修道与苦行密切相连,即便是列国时代涌现了沙门思潮以后,也大多认为苦行是修道的基本方式。苦行的形式有许多,如忍受饥饿、投渊、赴火、金鸡独立、卧倒荆棘等等。

在佛陀时代,“梵我一如”的思想已经成熟,梵指宇宙与生命的根本原理,一切事物的产生依存于它,灭后又归于它。换而言之,梵是根本的、最真实的存在,其他的都是次级的甚至虚幻的存在。“我”是以拟人的手法来指代“梵”,于是在生命中,梵就是内在的我,至小无内,至大无外。在《奥义书》中,“我”受业力束缚,囚禁于肉体之中,受生老病死的苦乐因果,不断轮回转生。转世的形态取决于生前的行为,只有离家修行,亲证梵我一如,消除业力,才能超越肉体,得到解脱。然而,正统思想中所谓的生前行为,单指遵奉婆罗门教、依种姓制度规定的那一部分,因此其真理性受到质疑而产生分化。

释迦族并非纯正的雅利安人,乔达摩·悉达多从小生活在沙门思潮包围的非正统文化氛围中,自然不可能去寻访吠陀文化的婆罗门教宗师。他第一任老师是修苦行的跋伽婆仙人,第二任是重视禅定的阿罗逻伽蓝仙人和郁陀伽罗摩子仙人。这两次求学都不尽满意,没有找到真正解脱的方法,于是悉达多带着他父亲给他安排的五位侍者一起,前往摩揭陀国伽耶城南边的优楼频罗村,开始在苦行林中修苦行和禅定。

这一练就是六年,他每日以野生的一麻半米为食,吃东西只是为了延续生命。苦行让乔达摩·悉达多形容枯槁,功能衰竭,修行却并无起色。他用自己的失败领悟到这种极端的方式永远不会成功,于是就放弃了苦行,改为中道,也就是既不自我折磨,也不放纵自己的欲望。那五位侍者以为悉达多道心不坚定,都离开了他。之后悉达多进入了独自修行的阶段。

5.成就正觉

放弃苦行的悉达多到三里外的尼连禅河沐浴净身,调养身体。在这里接受了牧女难陀波罗供养的乳糜。之后便到十四五里外的毕钵罗树(Pippala,后称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面向东跏趺坐,发誓不证无上正等正觉,宁可破碎此身。就这样一坐49日。

菩提树下冥想太子头像(片岩)

犍陀罗,公元2~3世纪。发型为波浪形,眉间“白毫相”处原似镶嵌有宝石,耳垂较大并饰有耳孔。

根据佛典记载,悉达多临将觉悟时,破除魔像,正念入定,进入四禅境界。接着悟到十二因缘,经过顺观与逆观最终获得无上正等正觉,解脱生死,成为佛陀,时年35岁。

成道后,佛陀并未离去,而是停留了四个七日受用法乐(可以理解为回味成道的感觉,或者巩固所得)。他成道的地方称菩提伽耶或佛陀伽耶、菩提道场等等,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尔邦(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约十公里的布特伽耶。那里最有名的佛教圣物就是菩提树和金刚座。玄奘法师去时菩提树仍生机勃勃,但后世屡遭砍烧摧残,现在的菩提树是从斯里兰卡移植过来的。金刚座也是屡遭破坏,不复存在了。

6.转法轮

佛陀说法,就称为转法轮。之后,在印度文化中最理想的统治者就被称为转轮圣王。他能够将佛法与政道融合,教化、统治众生,所使用的武器就是法轮。法轮又称轮宝,所向之处无可匹敌。

初转法轮(片岩)

犍陀罗,公元2~3世纪。中间柱子上的三个车轮代表佛、法、僧三宝。佛陀身后为执金刚,柱子左侧为众弟子。

释迦佛在人间度化示教有三个阶段,称为三转法轮。第一转,在鹿野苑(今天印度的萨尔那特)为曾经陪伴他六年的五位侍者说法,以三转十二行阐说四圣谛(苦集灭道),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修行观。这五人得度成为佛陀第一批比丘弟子。这里的三转指三种层次:第一层是听到佛陀说法之后从思想上了解修行的正确方法,能够与其他外道的进行区别,产生“眼、智、明、觉”四种智慧;第二层是按照正确方法修行之后,逐渐体会到生命中的苦,而认识到产生苦的各种因缘,了解了因缘再想尽办法斩灭,最后得道,产生进一步的“眼、智、明、觉”四种智慧;第三层是在斩断因缘的过程中,逐渐了解自己的过去、未来,了解自己的果。为了解脱而寻找并斩灭自己的因缘,更进一步认识“眼、智、明、觉”四种智慧。由于经历了三次轮回,所以说四谛三转,每转四种智慧,故具十二行相。佛陀自己悟得此法所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其他人通过听佛陀传道,也就是声闻得到此法只能证得阿罗汉。从以上佛经的解释来看,佛陀与阿罗汉都是解脱者,只是果位不同而已。19世纪后,经过考古发掘,曾经遭受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破坏的鹿野苑再次重见天日,伽蓝、石塔等遗迹陆续出土,刻有阿育王法敕的石柱片段和狮子柱头也幸存下来。

第二转法轮,是佛陀游历各处,随缘度化的阶段,主要说的是十二因缘与三十七道品法。约45年。佛陀离开鹿野苑后,前往摩揭陀国优楼频罗村,也就是当年修苦行的地方,度化了属于婆罗门种姓的拜火外道迦叶三兄弟和他们的弟子一千人。接着赴国都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市南方的拉查基尔村,灵鹫山是周围五座灵山之一)度化频婆娑沙罗王及其妻子。这两位弟子成为最初护持佛教的强力臂膀。

王舍城的富商迦兰陀将城外的竹园供施给佛陀,频婆娑沙罗王就在这建造了一座道场,称为“竹林精舍”,供佛陀讲经以及弟子暂居。我们熟悉的《金刚经》就是从这里传出的。玄奘法师去时精舍犹在,但随着佛教的消亡,沦为废墟,原址只剩下竹林。佛陀度化有教无类,四种种姓的弟子皆有,而且根据情况使用不同的方言,说明佛陀的慈悲心与平等心,也因此受到普遍的欢迎与响应。短短四年时间,佛陀僧团已经有一千二百五十阿罗汉。

佛成道后第五年,受故国迦比罗卫的宗主国居萨罗礼请,到其都城舍卫城弘法。居萨罗国王波斯匿王及其夫人皈依了佛陀,成为佛教重要护法之一。舍卫城的一位给孤独长者,以黄金铺地的天价买了袛陀太子的袛园献给佛陀,成为佛陀弘法的第二大道场,称为“袛园精舍”。根据《高僧法显转》、考古遗迹和佛经中僧团规模的推算,在阿育王时期,精舍建筑非常庞大,最高七层,周围有十八伽蓝环绕。

在此期间,佛陀曾回到故国省亲并弘法。父亲、儿子罗睺罗等众亲眷以及宫人皆皈依。后来净饭王去世后继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率耶输陀罗及五百释种女都要求出家。开始遭到佛陀拒绝,后经阿难再三恳求,佛陀立八敬法,才允诺。于是佛陀弟子中就有了比丘尼。佛陀曾预言,女人出家,正法时期将缩短五百年。这并非第一次度化女子。早在度完五比丘时,佛陀在鹿野苑还度化过富家子耶舍,成为第六比丘,后又度了其父母和出家前的两位妻子。不过他们的名号非比丘,而是优婆塞优婆夷,即在家居士。

佛陀弘化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舍卫国袛园精舍说法时,有外道嫉妒就设计陷害。他们令荡妇孙陀利(Sundarī)多次出入精舍,然后将其杀害,埋在袛树间。随即散布孙陀利失踪的消息,诱使官方来查。等到挖出尸体后,又误导大众怀疑其与佛陀有染,是因怕事情败露而被杀害。一时间,佛陀声望一落千丈,处处遭责骂,直到阴谋被揭穿才真相大白。

佛陀晚年,弟子提婆达多认为自己能力出众,要求统领僧众未能如愿,于是开始分裂佛教。政治上,他争取了阿阇世王的支持,又炫耀神通获取信众支持,率五百比丘另立山头,与佛陀对峙。期间以各种阴谋加害佛陀,比如趁佛陀从灵鹫山下路过,从山崖上投大石块,幸未得逞,仅伤佛足,后又放狂象冲杀,但象被佛陀调服,再次失败。还有后来的释迦族灭门案等等。

涅槃(片岩)

犍陀罗,公元2~3世纪。床前结跏趺坐的是佛陀最后度化的外道弟子须跋陀罗。

第三转法轮,是佛陀圆寂前最后说的法,叮嘱弟子们要以法为依、以戒为师,令正法久住世间。佛陀35岁成道,度化众生45年。在最后一年,他从舍卫城来到跋袛国的吠舍离做夏安居。此时的佛陀身体虚弱,经常背痛,步行困难,估计大限将至。但他不愿坐等涅槃,还想再游化众生。他从吠舍离的精舍出发,前往拘尸那罗揭城。每经过一个聚落就停下来说法,但病情却越来越重。在到达波婆城阇头园时,工匠之子纯陀(Cunda)来礼佛。听了佛陀的说法后满心欢喜,第二天设饮食供佛陀与僧众。另外还煮了旃(zhān)檀树耳单独奉献给佛陀。但是这种菌类没有煮透的话有毒,佛陀告诉纯陀,不要把树耳给其他人吃,剩下的都埋了。佛陀吃完后,病情加重,催促阿难赶紧往拘尸那罗揭城走。等走到城外的娑罗树林时,佛陀就选择了林中的一处娑罗双树,沐浴更衣,以右胁卧下。

纳棺(片岩)

犍陀罗,公元2~3世纪。佛典记载,诸末罗“以净香汤洗浴佛身,以新劫贝周匝缠身,五百张叠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香油,奉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椁中,旃檀木重衣其外,以众名香而积其上”。
周围都是悲伤的举着右手或双手合十的弟子,还有带着空洞眼神手持驱魔杖的弟子。

佛陀遣阿难召集拘尸那罗揭城的五百信众来说法。这最后的说法持续到半夜,佛陀随即从初禅起,经二、三、四禅入空定;从空处定起,逐步入灭尽定、入无所有处定、入识定。经顺观、逆观入般涅槃,即入灭。

搬运佛舍利(片岩)

犍陀罗,公元2~4世纪。八王分佛舍利后载着舍利回国的场面。双峰骆驼托着宝箱,王子在左侧吹着口哨。

随后,佛陀遗体在拘尸那罗揭城游行供养七日,在天冠寺举行荼毗(即火葬)。佛陀火化后留下了佛骨舍利。但这舍利的归属问题却引起了争议。与佛陀有渊源的各国甚至派了象、马、车、步四兵先后到来。就在这关键时刻,香姓婆罗门挺身而出,进行调停。最后一致同意分取供养。香姓婆罗门将舍利分作八份,由在场的八国带回起塔供养。另外再起三塔,瓶塔专门为香姓婆罗门供养分舍利的瓶子,碳塔专门为佛陀火化的本地人供养火化时地上的焦炭,生时发塔专为迦比罗卫国供养佛陀出家前的头发。

佛造像欣赏

1.印度河文明时期

佛陀时代的四种姓代表了四个阶层,即祭师、王侯武士、农工商庶民、贱民。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后,印度的古典文化基础分为正统文化和非正统两大主流,兼具五种文化特征:

1.属于宗教性质而非世俗性质,称为宗教文化。

2.由否定、批判世俗而趣求超越世间,称为出世文化。

3.有自我修证性质,而非崇拜上帝,称为修证文化。

4.强调内在的超越,易于适应时代变化,称为圆融文化。

5.思想深刻,思辨性强,称为智慧文化。

下节内容更精彩:犍陀罗的佛造像